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百科 > 木本花卉 >

植物与钉子

来源:未知
】 2012-06-17 01:50
[摘要]吕家骧先生在华人家长会上演讲,劝告天下父母不要“太”爱孩子,如果爱得“无孔不入”,子女会觉得“窒息”。他说,如果“太”爱,爱就变成限制,变成监督,变成“保管”;他特别用图书馆作比喻,图书馆的作用并非把所有的书都“保管”得完好如新,而是要每


  
  吕家骧先生在华人家长会上演讲,劝告天下父母不要“太”爱孩子,如果爱得“无孔不入”,子女会觉得“窒息”。他说,如果“太”爱,爱就变成限制,变成监督,变成“保管”;他特别用图书馆作比喻,图书馆的作用并非把所有的书都“保管”得完好如新,而是要每一本书都有人阅读、有人利用,每一本书的内容都能“发挥”。
  这番话引起我许多感想:我倒是经历过图书馆以“保管”图书为职责的时代,在账目上,每一本书都是公家的财产,买一本书进来,跟买一栋房子相同,这本书不能遗失,不能损毁,要经过繁复的手续才可以注销。我记得,那时候,上级派员到各县市考评当地的图书馆,若是看见许多书旧了、脏了、破了、封面被管理员换过了(那手工自然做得不够漂亮),考评人员的眉头立刻皱起来,给的分数很低。所以,那时候,那地区,在图书馆里工作的人,都希望没有人来借书,没有人来看书,让他们好好地“保管”那一笔财产。
  那时候,那地区,还真有无可计量的父母,以无可计量的爱心,“保管”他们的儿女。我的母亲就对我说过:“我不要你伟大,只要你平安。”一件衣服穿久了,总是衣领和衣袖先损坏,那年代买衬衫,附送一条领子,供你“半途”拆换。母亲因此说过:“为人还是不做领袖比较好。”何止一个母亲?没听见人人在说“出头椽子先烂”?没听见人家说“儿行千里远,母担万里忧”?父母对子女,“捂在手心里怕闷死,含在嘴里怕化掉”?还有人宁可要子女躺在床上抽鸦片了此一生呢。
  那年代,倒是没爹没娘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孩子、漂流失所的孩子,其中出了些人杰。他们没有坚固的堡垒,没有温柔的樊笼,没有人“太爱”他们,也就有充分的空间,当然,他们的折损率很大,那是乱世;倘若家庭不能保护孩子,世上已没有可以保护孩子的地方,和此时此地无法相提并论。现在,折损率很小、很小,你可以放手,放胆,放心。你也只有放手,放胆,放心,这是一个“发挥”的年代,不再是“保管”的年代。保管,现在必定引起反抗。
  吕家骧先生说,在美国,华人家长是“最伟大的父母”,肯为子女奋斗牺牲,华人学生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下一代”,可是华人的子女教育问题很多,实在可惜。一番话令人听来动容。为什么会这样呢?吕先生说,他现在面对家长发言,没有学生在场,他要强调家长的责任,他指出一般华人家长有五大过失,前面的保管云云是其中之一,令我感触最深。其余四项是:对子女的成就期望过高,对子女未来的回报也期许太多;把自己主观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孩子,不计客观环境的演变;太看重功课,忽视课外活动,更不懂得“社区关怀”,不能和孩子良好沟通,想和孩子建立“命令——服从”的简单关系。这五条,我称为吕氏五诫。参加这次演讲会的姚立明先生,主持这次演讲会的黄丽英女士,都说恨不在十年二十年前听到这番宏论。我呢,感慨更深,不但这五诫我犯了四诫,自以为是,在我父母的那个时代,咳,我们不能议论自己的父母,只能议论别人的父母,这里那里,直到现在,多少父母都在犯诫,都在面对后果,而且不肯来虚心听讲。
  吕氏讲完五诫,有一位女士发言,她说女儿在进了初中之后开始不听管束,日常生活越来越让她伤心,也越来越让她的丈夫愤怒,怎么好?这个话题把演讲会引入另一高潮,散会后,还有许多人聚在这位女士身旁商谈,忘了去吃午饭。对华人来说,这问题相当恐怖,有人告诉我,移民来美要冒两大危险,一是车祸,一是子女有“变”。他说,如果可以选择,他情愿在高速公路上断一条腿。他说,华人家庭只要行车平安,子女正常学习,都是幸福家庭,不必再怨天尤人。
  华人家庭来美后,Teenagers(十三岁到十九岁间的少男少女)的问题特别多,这个英文字,吾友王衍丰译为“挺硬级”。孩子到了这般年纪,其挺其硬,令人失色。小说家於梨华则把Teens译之为“钉”,华人来美,好像是专门来碰这枚又挺又硬的钉子。不过,现在,这种钉子在台湾和大陆也都正式生产了。“好铁不打钉”,铁钉一旦钉进木头,就和木头难分难解,一同腐烂,再也没有别的用处。想那十几年前华人家长会的成立,原为针对“钉子”问题而设,上策,防患于未然,希望好铁不要打钉;中策,遏难于将发,希望铁钉在钉进木头之前回收改造,避免下策。当然,谈何容易,只有尽心焉耳。吕氏发表五诫,自有苦口婆心,使我想起故事里那只小鸟,跃入湖中,以全身羽毛蘸水,飞到燃烧的森林上空洒水救火,成语有“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成语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杯水救星火,星火立刻熄灭,那是大功德。“果”不可知,只有努力种因而已矣。
  吕先生提到,许多华人家长用所有的时间精力去赚钱,用所有的钱支持子女读书上进(所以说他们是伟大的父母);而下一代也为中国人争光,在各行各业中出人头地(所以说他们是优秀的子女)。可是有一天,父母希望子女回报,两代的情感也许就破裂了。伟大的父母加优秀的子女,却不能组成和谐的家庭。咳,对子女,你是不能要求回报的,对朋友,你是不能要求回报的,甚至对国家……甚至对上帝……我常说,子女是上帝的,我们只是保姆。古人说“施人慎勿念”,应该包括子女,“受施慎勿忘”,当然包括父母。敢问天下人,这父母的债,谁敢说还清了?我们不可列举别人的过失,只可列举自己的过失,天地君亲师,我亏欠了那么多,那么多!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的子女当然也可以亏欠我,将来,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们的子女再去亏欠他们。很可能,人生总是如此。
  咳,我们平时读文章,看电视,总见有人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但知付出,不求报偿,这话当然对,但是不圆满。天下父母为子女奋不顾身的时候当然是不计后果的,就像军人冲锋陷阵,连生死都忘了,还会想到奖金勋章?可是人心不是止水,到了后来,子女不需要父母付出了,父母也没有什么可以付出了,想法就多了,变了,就像战争结束,军人把军中的种种不公平想起来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掌故也想起来了。这是人性。所以忠诚是需要国家培养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政治家很明白。可是天下子女有几人明白:天下父母的爱心如同银行账户,也需要存进去,父母也需要鼓励,父母也像你庭园中的花,要阳光,要浇水。这些,天下子女有几人想到?
  在美国,为人父母真的要向常春藤名校,儿女的一生如此“断送”,他们怎会有“平常心”?两代又怎能和谐相处?咳,为人父母者一脚踏进美国海关,就该发下宏誓大愿,宁可儿女负我,我不负儿女……
  依我想,孩子一旦“叛逆”,为父母者要忘记“命令——服从”这一条鞭,不要以为自己“一声棒喝”就能使他立即痛改前非。不错,历史上有这一类佳话奇迹,佳话奇迹好比仙丹神药,难依难靠。我想子女成长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他总是往前走,即使走错了,也还是往前走,你可以希望他转弯,不能希望他退回,“回头是岸”只能是个比喻。子女走错路,为人父母者能做的,不是踢他,拉他,拦他,更不是说一声“去你的吧”,猛力向前推他。最好陪着他走,走着走着转个弯儿。
  “陪他一段”,父母要有为自己赎罪的心情。谈遗传谈报应未免伤人,至少可以说,下一代置身的社会是上一代为之形成的,社会坏了,孩子才变坏,这万般下品都是上一代人的共业,我们有份。父母要有为子女担当罪孽的勇气,我们一介凡夫,无能引导天下的孩子,无力照顾远亲近邻的孩子,自己家里的这副重担总要自己挑起来。孩子变坏,使社会更坏,孩子有份,为了他,父母挺胸向前,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圣经教人“行公义、好怜悯、学谦卑”,公义存心当然要紧,但是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判决。自己的苦就是别人的苦,父母的苦就是孩子的苦,一家的苦就是苍生的苦。自己在整个问题前变小,然后有耐性,然后有爱心,然后有转机。诚然,谈何容易,也只有尽心焉耳,尽心焉耳矣!
  
  (选自台湾《联合报》)
  ·图玄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