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百科 > 植物常识 >

汶川县荞麦属植物生长特性及生态环境分析

来源:未知
】 2012-06-17 01:15
[摘要]摘要 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7个乡镇的荞麦属种子和17个标本。 1野生荞麦资源密度(数量)计算方法 不同种荞麦属植物可能生长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同时也可能单一生长于某一特定生态环境中。为了调查清楚各种荞麦属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及生长密度


  摘要 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7个乡镇的荞麦属种子和17个标本。
  
  1野生荞麦资源密度(数量)计算方法
  
  不同种荞麦属植物可能生长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同时也可能单一生长于某一特定生态环境中。为了调查清楚各种荞麦属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及生长密度,在考察每个生态点的荞麦属植物资源时,我们以群落数及各群落中每20m2(5m×4m)内野生荞麦植株的种类和生长数量为依据,分别按20株以下、20~40株、40~60株、60~80株、80株以上分为1~5级,计算考察面积内各种野生荞麦的密度(数量)之和与野生荞麦种的数量之比,再计算出野生荞麦
  资源在考察面积内的数量,并分为5个等级。
  
  2汶川县荞麦属植物的特征特性
  
  2.1荞麦(F.esculentum Moench)
  荞麦俗称甜荞,为一年生栽培植物。幼苗的下胚轴长,子叶片近肾形,宽约2~3cm,基部成伞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簇密集,花白色或淡红色,花梗细,有关节,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花柱异长。果长>5mm露出于宿存花被1倍以上。不同的品种果形的变化大,有些品种果棱上有翅。广泛栽培于汶川县海拔1 400~3 000m的山区。甜荞野生近缘种(F.esculen-tum ssp.ancestralis)为一年生草本植株,株高可达1.5m,基部分枝多。幼苗的下胚轴长,子叶片近肾形,宽约0.8~1.2cm,基部微凹,两侧极不对称。叶片卵状三角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主要集中在中部,上部叶片较小而少,下部叶柄极长,向上逐渐变短至无柄。花序分枝呈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簇密集;花白色或淡红色,花梗细,有关节,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花柱异长或等长。果长大于2~5mm,露出于宿存花被2倍以上。瘦果形状变化大,主要有4种类型,1类呈三棱锥,三棱基部棱角微尖,棱锐,瘦果长约4.0~4.5mm,宽3~4mm,呈黑褐色,外皮光滑,无光泽;2类呈三棱锥,棱锐,三棱基部极尖,瘦果长约4.0~4.5mm,宽3~4mm,呈褐色,外皮光滑,无光泽;3类呈三棱锥,棱钝,瘦果长而细,长4.0~4.5mm,宽3~4mm,呈褐色,外皮光滑,带细条纹,无光泽;4类呈三棱锥,棱钝,瘦果长3~4mm,宽2~3mm,呈黑褐色,外皮光滑,无光泽。
  甜荞野生近缘种分布于汶川县雁门青坡等地海拔950~2 500m的田地、山坡、林地和山岩上,生长密度2~5级;绵虒等地海拔1 040~2 750m的地方,密度2~4级,多生长于果树园、田地、山坡、林地和山岩上;大坪乡等地海拔940~2 550m的地方,多生长于当地老乡的房前屋后、田地、山坡、菜地、林地里,密度2~5级;草坡乡樟排等地海拔1 284~2 850m的果园、田地、山坡、林地和山岩上,分布密度1~5级;银杏乡银杏坪等地海拔1 400~2 350m的菜地、田地、山坡、林地和荒山荒坡,生长密度1~3级;映秀镇张家坪等地海拔814~1 375m的地方,生长密度1~4级,多生长于田地、山坡、果园、林地、荒山荒坡和山岩上;白花乡宇宫庙等地海拔814~1 375m的田地、山坡、林地和山岩上,密度1~3级。
  2.2苦荞麦(F.tataricum(L.)Gaertn)
  苦荞麦俗称苦荞,又称鞑靼苦荞,一年生栽培植物。幼苗的下胚轴长,子叶近圆形,宽约1.0~1.5mm,基部微凹,两侧近对称。叶片多为宽三角形,基部心形或戟形。花序不分枝或分枝呈伞房状,聚伞花序簇密集;花黄绿色,花梗无关节,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花柱等长。果表面有纵沟,果棱一般长于5mm,露出于宿存花被1倍以上。不同品种的果形变化颇大,一些品种果棱上具翅或具刺或两者都有。零星栽培于汶川县海拔1 400~3 000m的山区。
  2.2.1苦荞野生近缘种有刺类型(F.tataricum ssp.potanini)。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6m,茎秆有棱,棱上有绒毛,植株从基部分枝,一级、二级分枝较多,株型松散。幼苗的下胚轴细长,子叶近圆形,宽约1.0~1.5cm,基部微凹,两侧近对称。叶片多为宽三角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一般叶脉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花序不分枝或分枝呈伞房状,聚伞花序簇较密集,顶生或腋生;花梗无关节,花淡绿色,花柱等长,雌蕊3枚,雄蕊8枚,花药红色,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瘦果主要有2种类型:一是籽粒具三棱,每棱上有1~3个大小不等的刺,有纵沟3条,表面粗糙,长4~5mm,宽3~4mm,露出于宿存的花被约2.5倍,呈棕色或灰色。二是籽粒具三棱,棱角钝,有纵沟3个,表面光滑,长4~5mm,宽3~4mm,露出于宿存的花被约2.5倍,呈黑色或褐色,无光泽。
  苦荞野生近缘种有刺类型分布于汶川县映秀等地海拔1 270~3 450m的区域,分布密度2~4级,多生长于桃树园、空闲地、田边、当地老乡房前屋后的菜地、荒山荒坡;草坡等地海拔1 200~3 600m的地方,分布密度2~4级,多生长于菜地、空闲地、田边地角。卧龙等地海拔1 500~3 290m的地区,多生长于梨树园、空闲地、田边、菜地。为当地老乡常用牧草。
  2.2.2苦荞野生近缘种无刺类型(F.tataricum ssp.potanini)。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6m,茎秆有棱,棱上有绒毛,植株从基部分枝,一级、二级分枝较多,株型松散。幼苗的下胚轴细长,子叶近圆形,宽约1.0~1.5cm,基部微凹,两侧近对称。叶片多为宽三角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一般叶脉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花序不分枝或分枝呈伞房状,聚伞花序簇较密集,顶生或腋生;花梗无关节,花淡绿色,花柱等长,雌蕊3枚,雄蕊8枚,花药红色,雄蕊基部之间有蜜腺;籽粒小而瘦长不具三棱,有纵沟3条,表面较光滑,长4~5mm,宽2~3mm,露出于宿存的花被约2.5倍,呈黑色或灰色,无光泽。
  

[2] [3]

原版全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