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界新闻 > 行业新闻 >

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

来源:
】 2011-06-21 22:42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 一、旧城改造模式不当,破坏城市历史风貌; 二、随意拓宽城市道路,毁坏行道树; 三、取消或压缩自行车道,错误选择高耗能城市模式; 四、城市污水处理滞后,水环境日益恶化; 五、垃圾填埋场无防渗漏处理,地下水污染严

  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

  一、旧城改造模式不当,破坏城市历史风貌;

  二、随意拓宽城市道路,毁坏行道树;

  三、取消或压缩自行车道,错误选择高耗能城市模式;

  四、城市污水处理滞后,水环境日益恶化;

  五、垃圾填埋场无防渗漏处理,地下水污染严重;

  六、随意地劈山、填湖、改河,毁坏城市周边的景观和环境;

  七、园区土地利用单一,资源浪费严重;

  八、“形象工程”盛行,地下水源枯竭。

  “任何一个主动的执政者都希望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中国空前的城镇化高潮又为这种“痕迹”的产生及其蔓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最重要的是留下什么样的“痕迹”。这不仅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境界(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且还由其思维方式(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热衷于表面形象工程)所决定的。从错误中进行学习是少犯错误的最佳办法。可惜的是众多的文章和传统的教科书只是教导人们如何去规划、建设梦想中的“理想城”,而很少将造成巨大损害的案例作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思维方式的途径。本文希望从近期众多常见的错误建设事例中归纳出了八种错误的倾向,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以敦促更多的城市“执政者”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实现健康的城镇化而留下执政“痕迹”。

  一、旧城改造模式不当,破坏城市历史风貌 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部分城市领导盲目的崇洋媚外、喜新厌旧和贪大求洋,在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作用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惨遭毁灭性的破坏,历史风貌荡然无存,少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了现代建筑海洋中的孤岛而痛失其历史原真性和环境的整体性。浙江省作为一个文化和自然资源大省,现在居然还没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该省最有希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嘉兴的乌镇和湖州的南浔镇等。江南六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能性较大。而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则是雁荡山、楠溪江这一带最有可能。其他的老县城的独特风貌,其实也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国外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中成片的老建筑都是逐年增值但又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镇独特风貌的载体。但不幸的是我国许多地方,在争创“国际化大都市”、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等豪言壮语的驱动下,在“人民城市人民建、消灭危旧房为人民”等貌似正确而且“鼓舞人心”的口号策动下,城市发展之源、文脉之根的旧城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纷纷被推倒、拆平,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毫无特色的“现代”楼宇,彻底破坏了上千年历史形成的独特风貌,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这等于将祖传的名画涂改成现代水彩画。当前,国家采取收紧银根和土地审批两道闸门来实现宏观调控,建筑容积率较低的旧城区就有可能被作为城市建设挖潜改造对象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些老建筑和城市街区就是最好的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增值的宝贵资源。应采取“修旧如旧”、“延年益寿”和“有机更新”等正确的模式来进行旧城整治型改造,使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能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再谱新曲。

  二、随意拓宽城市道路,毁坏行道树 城市道路的格局,与城市道路两侧建筑进退、绿化的布局、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格局以及对车辆流量的控制等,早就形成了一种为市民所熟悉和喜爱的和谐的环境。国际经验表明,这种局部的道路拓宽无助于解决整个城市的畅通问题。如伦敦市曾对城市国际交通进行计算机模拟,发现即使将内城区所有的建筑全部架空变成道路,也解决不了内城区的向心交通流量过大问题。这方面资深的专家美国人理查德·莫曾尖锐地指出:“以这种办法来缓解交通拥塞,恰似以松解腰带来治疗肥胖症。”而国际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全球生态城市协会的创始人、美国建筑学家理查德·瑞吉斯特则更为明白地告诫世人:“使原有城市向生态良好的城市转化途径之一,就是减少道路的宽度,并非如常想象的是通过增加道路面积的供应来改善道路系统。”合理的对策,首先是增加路网,打通断头路,而不是增加道路宽度。国外城市的街道比我国城市的道路窄多了,但是路网密度高、管理规则严,更重要的是采用科学的单行线管理模式,尽管市民中私家车拥有量比我国同等级城市多出数十倍,但其机动车的通行秩序仍然较好。其次是设置公交专用道。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我们作为人民的政府,只能保证普通老百姓乘坐的公交车的畅通,不能保证所有车辆通行畅通。这是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非常重要的观念。我们要代表的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只代表少部分坐豪华车人的利益。不然的话,我们的政府就会脱离人民群众,更不能构建起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再一个是要珍惜和保护道路两侧已经成荫的行道树。这些行道树被称之为“百姓树”,行道树下面是自行车道,夏天挡阳,冬天挡风,为普通百姓所喜爱,也是消除城市空气和灰尘污染的主力军。

  三、取消或压缩自行车道,错误选择高耗能城市模式 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错误决策。所有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是最节能的,零排放、零能耗,而且骑自行车出行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市民素质。同时,多使用自行车可减少交通拥塞和铺路用地。一辆汽车占用的路面一般可以容纳6辆自行车,而一辆汽车停车所占用的空间则可使20辆自行车停放。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的城市都正在倡导可步行的城市(WalkableCity)恢复了自行车道,自行车与机动车拥有同等的道路通行权力,城市行政首长带头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等等。在荷兰,城市交通系统甚至还给骑自行车者优于开车者在使用道路和绿灯先行权。一些交通信号允许骑车者先于汽车行驶。实践证明:在公共汽车停车站建立立体的自行车停放处,使公交与自行车两者有机结合成全面便捷的交通系统,可使城市的噪声、污染和交通拥塞大为减少。而我国少数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却是“屁股指挥脑袋”,不去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而只单纯从“城市形象的现代化”出发,取消自行车道。这样的决策者以后是要被子孙指着脊梁骨骂的。国外成功的经验证明,践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必须是政府官员们带头,才有资格号召和领导普通百姓。

  四、城市污水处理滞后,水环境日益恶化 全国661个城市中,290个城市污水处理率等于零。中央文明办与建设部讨论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时,就提出凡是污水处理率等于零的城市,不能成为文明城市了。这次我们取消了7个城市的候选资格。所谓城市文明,就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污水处理率等于零就说明城市政府不重视生态文明,那还怎么能成为文明城市?全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和大部分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为零,连经济大省浙江省也有几个城市榜上有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导致江南水乡缺水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有人以“人定胜天”的错误观点,片面强调远距离调水来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正因为长距离调水耗能、耗资又会造成调水地的生态破坏和移民导致引发社会问题,所以并不应大力提倡,而应重视污水资源化和节水。当然也要防止有的经济发达、财力富裕的城市,把污水处理厂规模建得很大,标准很高,将其变成另一类“形象工程”而造成浪费。我们主张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在20万吨至30万吨之间,分散布局处理,中水就地循环利用,这是最节能和最节约投资的布局方式。因为按照现有的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经处理后的出水可以稳定地达到4类以上的标准,经过二级处理后的中水完全可以用于景观用水,而且进入河道的中水经过沉淀或生态处理以后,还可以作为自来水的备用水源,这就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五、垃圾填埋场无防渗漏处理,地下水污染严重 目前全国有近90%垃圾填埋场没有隔水层。长期以来,垃圾填埋场渗透出的污水全渗入到地下水中去了。据国土资源部1981~1984年和2000~2002年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全国2/3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不仅地下水污染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有些地区深层地下水中已有污染物检出。更为严重的是,国外的实践证明,一旦把地下水污染了,200年也治理不好。此外,垃圾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沼气,每单位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21倍。如果沼气排放不畅还会引起爆炸。几年前泰国曾发生此类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对这一问题,各地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随意地劈山、填湖、改河,毁坏城市周边的景观和环境 我们应把城镇周边的山景、水景和田园风光保护好,并通过城市规划的细心安排,将这些自然景观引入到城市里来,让市民在城市中也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把城市周边这些山全劈了,还谈什么自然环境。土地资源缺少的省份,近来有人提出要把建筑建到山上去,我看也应慎重决策,这些山体其实是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浙江省为什么比江苏省能够早一步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就是因为山脉众多(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山,那更是城市之“肺”。如在山上建设大量的房子,不仅毁坏绿化,容易引发泥石流,而且污染山上的本是清鲜的空气,通过冷空气下沉,结果将会使我们的城市变成聚污盆。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总体规划的批示中明确指出要保护好北京的山区,严禁毁林建房。所以,房子不宜建到山上去,《建筑法》对此也有明文规定。

  七、园区土地利用单一,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重化工园区或污染难以治理的工矿区以外,其他园区我们应讲求住宅、商用、IT产业包括一些新兴产业混合布局,这样可以最有效地节地、节能。例如,杭州下沙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先的规划是单一的工业结构,我们后来迁入了大学园区,并建了若干居民住宅。否则的话,按开发区40万人的就业规模,早上浩浩荡荡的人流车流从主城区到开发区上班,下班后又从开发区返回主城区,所造成的“钟摆式的交通”,带来了能源和土地的巨大浪费。这种早在50年前已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否定的土地利用浪费的模式,我们现在还在推行。所以,这次开发区的治理整顿,把省级以下的大学园区、旅游区都取消了,因为这些园区建设完全可以与新城的建设相结合。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可以使整个城市的耗能结构也随之改变。

  八、“形象工程”盛行,地下水源枯竭 大而无当的硬铺面的大广场、标志性大道,正在被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主政者们所喜爱。这些都是耗能大、浪费严重的工程。经济发达的欧洲各国哪里看得到大广场、宽100米的标志性大道?城市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表明,在城市中此类不渗水的形象工程越多,城市地下水的补充就越少,而积蓄洪水的能力也就越差。这就是为什么在城镇密集的地区经常性地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市规划调控体系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如德国、奥地利、法国等都将城市的硬质地面(包括不渗水的房顶、广场、道路等等)总面积控制在50%以内,以防止雨季径流量过大而引发洪涝灾害。我国不少城市只重视地面的形象工程,不顾地下管网和人居生态设施建设的错误倾向应坚决纠正。 总之,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全国各地城市都正在经历大建设的过程,而且城市建设的结果是刚性的,如果建设行为脱离了科学规划的引导和有效制度的约束,“大建设”就可能成为大浪费甚至“大破坏”。当前尤其要及时纠正上述八个方面的错误倾向。切实解决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贪大求洋、铺张浪费、“屁股指挥脑袋”等有害的思维方式。科学规划,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元投资,使有限的城建投资为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