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栽培 > 养花常识 >

琉璃殿锦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来源:那花园
】 2012-09-10 13:38
[摘要]原种琉璃殿原产南非,琉璃殿锦为园艺品种,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和干旱,怕积水,既不耐寒,也怕酷热。

   一、基本形态

  琉璃殿锦(Haworthialimifolia‘Variegata’)为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肉质叶排成莲座状叶盘,株幅8至15厘米,叶有部分叠生,全部向一侧偏转,使叶盘看起来像旋转的风车。叶卵圆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圆凸,密布由小疣组成的瓦楞状突起横条,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叶色深绿或灰绿,有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的黄色纵条纹,有时整个叶片都呈黄色。花序长10至40厘米,白灰相间的小百合花,蜜腺发达,盛花期为4至6月、9至10月,如果栽培条件好,植株生长健壮,其他季节也能开花。花后2个月左右种子成熟,种囊分3室,每室有黑色瘦果种子3至4粒。

  琉璃殿锦还有一个近似种,称为雄姿城锦,其植株较大,叶面上的瓦楞状突起不如琉璃殿锦明显。繁殖方法、栽培管理与琉璃殿锦相同,可参照进行。

  二、繁殖方法

  1.播种:适用于大规模繁殖,开花时最好有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也可人工授粉,这样才能多结种子,授粉时最好不要在原种琉璃殿与琉璃殿锦之间相互授粉,这样种子出苗后变异较大,很可能长出不带锦的绿色“返祖苗”。种子成熟后可随采随播。播种介质宜用蛭石,播后覆盖玻璃片进行保湿,约20天左右出苗。

  2.走茎分株:成年植株在环境适宜时,会从走茎繁殖出小苗,注意当出现小苗时不要急于取下走茎苗,因为在肥力充足时,走茎形成“走茎苗”以后可以继续横生,孳生出更多的“走茎苗”,生产中曾发现最多一条走茎可以串联生长出6个“走茎苗”,当第6个“走茎苗”出土的时候,第1个“走茎苗”几乎已经和母本一样大了。这种走茎分株繁殖适合于地栽,其优点是成形快,出锦均匀。

  3.摘心扦插:由于琉璃殿锦不易发小苗,可把生长旺盛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去掉,伤口可涂多菌灵,晾干伤口,独立栽培,剩余的仍留在原来的培养土中,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每个叶腋出都会孳生出叶芽。当这些叶芽长到3至4片叶时即可取下扦插,扦插前应晾5至7天,等伤口干燥后再进行。

  4.叶插: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如果温室保温设施完善,可提供持续温暖的环境,也可在冬季进行。方法是选取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肉质叶,小心将其掰下,一定要带有完整的基部,否则不容易生根发芽。晾5至7天左右,使伤口干燥,然后将其平放或斜插在由3份蛭石或粗沙,2份腐叶土或草炭土配制而成的介质中,使基部与介质接触紧密,但不要埋得过深,否则叶片虽然生根,但不易发芽,难以形成苗。

  由于介质是湿润的,插后不必浇水,但可喷雾,以后保持介质稍湿润,约3至4个月左右基部会逐渐长出黄白色的愈合组织,并有新芽、新根长出,等这些新芽长大后,可另行上盆栽种,如果一片叶子上新株太多,应将其分开,以免过于拥挤,影响以后的生长。还可把生长旺盛的琉璃殿锦去根,从最下面一对叶连同茎一起用解剖刀切下,然后从茎中间把两片叶片割开,伤口涂上多菌灵然后风干,等1至2周后再放入苗盘,这样可以让伤口尽快愈合,避免感染。

  三、幼苗颜色及分栽

  1.幼苗颜色由于琉璃殿锦的变异性较大,即便是同一植株所萌发的幼芽颜色也有很大区别,甚至同一片叶子扦插时不同部位所萌发幼芽的颜色也不同。其幼苗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

  (1)纯绿色幼苗:为“返祖”现象,也就是普通的原种琉璃殿,其市场价值不高,可作为普通的琉璃殿培养,以后随着植株生长,有些植株可能会出锦,叶面上长出黄色斑纹,但这种几率不高,即便出锦,锦也不会太好。

  (2)纯黄色幼苗:除中心的生长点稍带点绿色外,其余部位均为黄色,虽然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但由于植株缺乏叶绿素,不能合成养分或合成的养分较少,因此植株生长缓慢或不能独立生长。这种苗生产周期较长,也不宜保留。

  (3)黄、绿相间的幼苗:这类植株是琉璃殿锦比较常见的类型,业内常把那些叶片肥厚、宽大,黄多绿少,色彩分明,对比强烈的植株称为琉璃殿之光或极上斑琉璃殿锦,其观赏性较强,市场价格也较高,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2.幼苗分栽琉璃殿锦小苗的分栽以较为凉爽的春、秋季节为佳。冬季也可以进行,但发根较缓慢;夏季高温潮湿,幼苗宜腐烂,一般不进行。幼苗有根无根都能成活,新栽的植株不必浇太多水,保持土壤稍有潮气即可,以利于根系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