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栽培 > 水培花卉 >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园林施工问题

来源:那花园
】 2012-01-26 00:00
[摘要]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园林施工问题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园林施工问题 项目的建设运用了许多水生植物,使水生植物的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水生植物知识普及、更新、园林应用研究方面的准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园林施工问题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园林施工问题

项目的建设运用了许多水生植物,使水生植物的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水生植物知识普及、更新、园林应用研究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本人这几年在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下:

 施工问题

  2.1苗木采购张冠李戴

  如千屈菜,为贪便宜,自作主张用扯根菜取而代之,还美其名曰白花千屈菜,还有溪荪,用小花鸢尾替代,玉蝉花替代花菖蒲,花叶燕麦草替代玉带草,藨草用水毛花替代,香蒲和水蜡烛更是分不清。这些当然也难怪我们的施工单位,就是一些精装的书本也会将这些种类混淆,如《水体植物景观》第21页,藨草,在文字说明的“识别要点”中明确指出“秆散生”,而图片的秆丛生,其原因是图片中的植物非藨草,而是水毛花。同一本专著中第45页,香蒲,而图片不是水蜡烛,也叫狭叶香蒲,是香蒲属两个不同的物种。

  2.2过多修改设计图

  对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及时向设计单位和业主反馈,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利益擅自改动设计图纸施工,如在一个湖边种植了厚度变化很小的长葱带,水葱的种植长度差不多占据了这个老湖新挖的一侧,达500m左右。

  2.3种植平台

  水生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水和土壤PH值从微酸到微碱一般能适应,较好的是淤泥,老的水系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新水系由于开挖的原因,种植平台土壤板结严重,或干脆就是C层土。这样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要求更换淤泥或水稻土。水生植物种植的坡面要求在30。以下,否则不但植物种不好,反而造成水土流失。

  2.4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确保植物体表湿润,做到先灌水,后种植。如不能及时灌水,则只能延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的,要经常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

3.结论

  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大量应用虽是刚刚兴起,方兴未艾,前景可观,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种名混乱,苗木张冠李戴,规格标注与苗木形态、生物习性不符,苗木密度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有的大100倍,有的则少几十倍,种植平台、养护
  等也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浪费了劳动人民的血汗钱,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水生植物的声誉。一些人工湿地的建设由于水生植物运用不当,湿地不但净化不了水质,反而使水质更加恶劣,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市完成了一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一开放就发现了水质问题,该市农科院立即着手申请净化该湿地水系水质的课题。湿地本来有净化水质的功能,如今却要外来力量净化它的水质,岂非可悲。

  4.建议

  4.1植物名称使用学名

  在设计文件中植物名称统一用中名、学名对照,这样避免了名称混乱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问题。如实在有困难,建议中名采用中国植物志或当地地方植物志用名。

  4.2引种驯化

  水生植物在园林上应用的种类较少,与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不相适应,也满足不了园林上的需求,建议以国内引种驯化为主,国外引种为辅的方针,加快野生水生植物种类的引种驯化工作,同时开展选优育种,使更多的水生植物走进园林,丰富园林水景。

  4.3统一苗木规格标注

  可采用二级标注,剑形叶水生植物,如水毛花、水葱、再力花、海寿花、鸢尾属、菖葛蒲属、伞草、芦竹、薏等,虽属散生,但密度很大的如藨草、荸荠、金叶芦苇、玉带草等,用丛/m2和芽/丛表述。散生的如芦苇、香蒲属、窄叶泽泻等用株/m2表述。对于非剑形叶的,如千屈菜、慈菇、泽泻等采用蓬形表述,如P31-41等。同时可采用高度标注,但作者认为,水生植物的苗木高度或蓬形不用像灌木那样要求高,其原因是水生植物生长快。水生植物苗木规格标注是一个较为繁杂的问题,作者将另文发表。

  4.4水生植物景观开放时间

  以水生植物为主,或水生植物占有重要地位的公共绿地,如湿地公园、湖泊景点开放的时间建议在6月至10月间,此时水生植物恢复快,长势好,能较好的体现水生植物的景观特色。否则水生植物景观效果难以体现。

  1.水生植物种植设计上的问题

  1.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望文生义带来的困惑

        生物名称混乱由来已久,并一直阻碍着学科的发展、技术的推广,直到十八世纪,瑞典的林奈氏创立双命名法后才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从目前水生植物在园林应用上来看,这个问题还是非常突出。如在同一份种植设计图上,同时运用了“黄花菖蒲”、“水生鸢尾”、“黄花鸢尾”,实际上这三个植物名称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即Iris pseudacorus。

  望文生义也同样造成很大的问题,在水生植物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菖蒲”,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Acorus)的植物,菖蒲前缀以“石”、“金线”、“金钱”,即石菖蒲、金线菖蒲、金钱菖蒲,这些都是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水湿生植物。但在“菖蒲”前缀以“黄”、“花”则是黄菖蒲、花菖蒲,它们是鸢尾科鸢尾属(Iris)的植物,也是水生植物,但两者差距很大。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花是佛焰苞肉穗花序,花小,为黄绿色或白色,而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花大色艳。单从花来说,观赏价值远比菖蒲属为高(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设计师把这里的菖蒲当作鸢尾科的花菖蒲了。还有千屈菜,目前苗木市场上流通着白花干屈菜和红花干屈菜两种苗,千屈菜属(Lythrum)在我国分布4种,花都是紫红色的,其中在我省产1种即千屈菜。市场上流通的这种所谓的白花千屈菜实则是冒牌的,它实际上是虎耳草科的扯根菜(Penthorumchlnense)。

  1.2生活型概念上的混乱

  水湿生植物按生活型一般分成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五大类,有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型。如竹叶眼子菜、矮慈姑,它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又如千屈菜等等。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跨度的适应性,但是有些设计人员把旱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水里,如把细茎针茅种植到水深达O.5m的水里,野养麦设计到水深达0.5m的水里。细茎针茅是旱生植物;野养麦是湿生植物,喜湿但不耐水浸。

  1.3水深适应性

  对水湿生植物分布除浮水植物外,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因此,在运用水生植物造景时,水的深度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做竖向设计时要特别关注。

  我们经常看到设计图上把荷花种植在深达3m以下的地方,其余挺水植物也有种在水深1m甚或2m以下的。一般挺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在60cm以内,如慈姑55cm、海寿花50cm、黄菖蒲55cm,个别植物体特别高大的可达70cm,如水蜡烛、水葱等。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除植物种类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光因子和水的能见度两个非生物因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原理是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问题。

  这里我们再举一个案例,香蒲的种植深度达到了1.5m,花叶菖蒲的种植深度也达到了1.5m,而把红菱种在了岸上,估计红菱是画图不慎而致。

  1.4规格表述问题

  乔木灌木的苗木规格表述是非常清楚的,水生植物的规格表述是五花八门相当混乱的。主要有株、芽、丛等。如旱伞草36株/m2,同为旱伞草也有标注为4 株/m2的,有些有二级标注,如3-4芽/株。水生植物以草本居多,习性有丛生、也有散生,多为剑形叶,难以用蓬形表述,但非剑形叶的可以用蓬形表述。如千屈菜等,但到前不久还能看到以3芽/株来表述规格的,蒲苇用3芽/株,又如慈姑3芽/株、狭叶香蒲4芽/抹。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对水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甚至缺乏对水生植物的直接感性认识。

  1.5种植密度

  由于设计人员对物种的形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或者说缺乏对植物实体的感性认识,发生了好多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如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苋实种植密度为25株/m2或68株/m2,黄菖蒲为5芽/丛、36丛/m2,大叶蓉25株/m2,蒲苇25株/m2,斑茅25丛/m2,水葱5株/m2、5芽/株,席草10芽/株、4-5株/m2。由于设计欠到位,工期紧等各种原因,发生了施工单位要供苗单位在电话中选择种植种类的笑话,这还是重点工程。这不是笑话,而是悲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