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界新闻 > 花卉资讯 >

广东:菊艺扎制后继乏人 羊城菊会背后有愁容

来源:信息时报
】 2014-12-01 09:49
[摘要]在菊花盛放、冲天香透的背后,菊花扎作手艺后继乏人、种植基地缩水的现状,让菊会身处窘境。

  11月的广州,文化公园的“羊城菊会”如约而至。据资料记载,“羊城菊会”自1953年起举办第一届,至今已历经61载、55届,与年宵花市、中秋灯会,并称为广州的三大传统花事活动。

  岁月变迁,广州目前只有文化公园留存了这一传统活动。近年来,随着推行门票免费、菊展档次的提升,观菊展又成为热捧的活动。然而,在菊花盛放、冲天香透的背后,菊花扎作手艺后继乏人、种植基地缩水的现状,让菊会身处窘境。

  现场

  街坊追菊,上演各种“拍”

  今年的羊城菊会于11月14日闪亮登场。记者日前在文化公园看到,菊花,是公园当仁不让的“主角”,前来追菊的街坊动用相机、手机,对着菊花各种拍。

  入口的《国宝迎宾》景组,高达5米,用菊花制作两只母子“熊猫”。扎菊师傅和美工采用菊花扎作、布艺装饰等手法,通过在景组中加入动力装置,让“熊猫”在花丛中挥手、拍掌,憨态可掬。这个景组是追菊的一大焦点,十几个人同时“霸位”拍照是常态,成为一道风景线。

  年近八旬的陈婆婆拄着拐杖,拿着相机,在仔细赏花。她告诉记者,带相机有两个功能,一是拍照,二是利用相机将花朵放大,“这些菊花好靓,想看仔细点。”

  参观效果好,菊会拟延期

  据今年菊会的负责人毛伟才介绍,作为广州“硕果仅存”的专业菊花展览,因为有老广州味道和文化味道,羊城菊会的“粉丝”正逐年增多。

  据文化公园相关人士介绍,2009年公园免费开放以来,每年追菊的人数明显增加。去年菊会期间,入园人数日均达3万~4万人次。今年也因参观效果好、社会反响好,公园计划将菊展延期,原本展期是11月14日至12月1日,如今有望延期到12月上旬。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是羊城菊会最鼎盛的时期。当时,烈士陵园、越秀公园、文化公园以及4个老城区,都会举行大型菊展。岁月变迁,到如今坚持传统办菊展的,只剩下文化公园一家。

  担忧

  菊艺扎制后继乏人

  据介绍,菊会辉煌期,全市扎制菊艺的技工至少有100多人,然而目前广州本地菊花扎作、资格较老、在业内数得上名号的老师傅,基本上只留存在于文化公园,目前还在岗、在菊展中主打的师傅不过三四位。

  据毛伟才介绍,每次筹备菊展要七八个月时间,从菊花的培育、选购、景组主题的确定,到开展前1个月开始动手布置,搭棚架、扎作,需要多人合力完成。今年负责造型、扎作的整个团队约有40人,以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的方式完成,但扎作菊花的手艺主要靠几个老师傅掌握。而他们也将陆续在五六年内退休,将来菊会中各主题的造型、扎菊的任务,谁来担当?“这的确是问题。”

  毛伟才表示,这个行当“时常风吹日晒雨淋,非常辛苦”,而且回报周期长,基本上没多少年轻人愿意专门学这门手艺。

  菊花种植基地缩水

  栽培技术不如从前、菊花种植基地缩水,对菊会的花源而言又是一个挑战。

  有菊花种植师傅曾表示,菊花的品种已经由原来的1700多种,锐减至如今的几百种。“佛见笑”、“白毛仙子”等著名的菊花品种,已基本消失。

  据了解,省内菊花种植产业目前主要在佛山、中山一带,广州本地的花农,绝大多数以时花为主,菊花的种植量非常少。为了支撑菊展,在没有自有培植基地的情况下,文化公园“见缝插针”,将饭堂的楼顶开辟为菊花培植基地,今年菊会中的3000多盆品种菊就属于自产。

  免费门票冲击展会

  大环境的变化,也给菊会的举办带来一定的冲击。2009年7月之前,公园实行收费开放,门票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菊会的成本。

  之后公园推行免费开放,门票收益的补偿化为虚无。

  虽然如今公园的运作实行政府拨款,但菊会的举办只能算经费预算的一项,划入总额申请。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出省采购、稀有品种采购的比率降低,菊会的效果也受影响。

  除此之外,和以往作为市级盛会、层层关注不同的是,目前的菊会可谓是文化公园以“一园之力”举办,因为“单枪匹马”,难免“势单力薄”。

  观点

  街坊说:“别让菊会褪色”

  “我觉得有些单调,似乎年年差不了太多”,李女士是一名摄影发烧友。近几年,她每年都会去菊会。李女士曾去过澳洲等地,她说,国外很多公园也办菊展,相比之下,羊城菊会有一定不足,比如受场地限制,规模较小、品种比较单调等。她认为,菊会是老广州的一个特色民俗项目,有关部门应重视并加大扶持力度,“尽量别让菊会褪色甚至消失,这是老街坊不希望看到的。”

  刘先生家住天河,他告诉记者,在朋友的推荐下,今年第一次来看菊会,“很传统,适合老人、孩子。”刘先生近期还去看了灯光节,对比两个活动,他更喜欢菊会,“如果有朋友来广州,我会推荐他看菊会,因为这个有老广州的味道。”

  专家说:

  菊会面临的菊花扎作手艺传承堪忧的问题,的确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我曾去过中山小榄,菊花在这里做成了产业,打造了赏花、品花、用花等一条产业链,还衍生了许多和菊花相关的文化活动,甚至还有菊花宴。

  目前菊会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公园的自发行为,建议政府关注、牵头,打造平台,与相关产业联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的“双赢”。

  ——饶原生(知名广府文化学者、民间文艺家)

================关于那花园================

“那花园nahuayuan.com“是一个分享植物知识花卉图片及名称大全养花知识园艺设计以及插花艺术的网站。

【那花园 欢迎各位花友投稿 投稿邮箱:1508397361@qq.com】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