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那花园花卉网 > 花卉文化 > 花卉美学 >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来源:那花园
】 2012-12-03 10:32
[摘要]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by 康素爱萝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早市上一位大叔抱着一桶莲蓬叫卖,五块钱三枝。给孩子买了,孩子拿在手里反复端详,一会说像碗一会说像洗澡的喷头。我笑着给他出了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孩子嚷着“是荷花!太简单啦吧!”

 

  小时候,这个谜语姥姥总爱念叨让我和妹来猜,那时候村口有一大片荷花塘,夏天人们都喜欢在荷花塘边的柳树下乘凉赏荷唠家常里短,男孩子会跳进塘里采荷花摘荷叶,荷叶是件好物什,晴天可以戴在头上做帽子雨天可以撑着当伞。女孩子过家家的时候更喜欢绯红着小脸的荷花,将那荷花瓣儿一层层撕下来,花蕊儿小莲蓬一样样细细的分开,再排列组合成各式的菜色,争论着谁做的菜最好看。 老人们也喜欢荷花,太姥爷的箱盖子上这时候总会供上一个清水瓷瓶子,瓶子里生上两枝鼓胀胀的荷花骨朵。冬天,池塘里的荷花就都跑到各家的墙上去了,大朵大朵的荷花跟大红鲤鱼、穿红肚兜儿的大胖小子挤在一起,怎么看都让人人情舒畅、喜气洋洋。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人丁兴旺的象征。“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的年画是过年是必购的年货之一。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摇头晃脑地吟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而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更让荷花成为中国古代“花中四君子”之首。其实荷花除了人们熟知的“莲花”之外还有有很多别致的名字,如菡萏、芙蓉、玉环等等。至于“荷花”的由来,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荷花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历史优久,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 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有“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又有“种莲子法”:“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而随着荷种植技术的广泛传播,荷花文化更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之中了。

  如今身居闹市,再无可能像古人一样,疏帘半卷看荷花开尽香满华亭,倒是可以煮上一碗银耳莲子粥或泡一盏莲芯儿茶,想着手持荷花过海显神通的何仙姑,想着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哪吒重生如何长出三头六臂……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五元三枝的莲蓬,剥出了青青的莲子。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脱了绿蓑衣,孩子说有点像花生米。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莹绿的莲心芽像极了观音菩萨的莲花手势。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新剥的莲芯儿 和着 梨山 味清意远。

中华民俗植物考:荷花

  不过几日,莲籽就换上了乌黑的“铠甲”。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二十世纪初,辽东半岛大连普兰店东郊发现古莲子,寿命在千年以上。由于莲子外表皮由坚硬的栅栏状细胞构成,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可防止水分和空气的内渗和外泄;加之被埋在温度低、湿度小、少微生物干扰的泥炭土中,上千年后仍能萌芽、生根、开花。

  推荐阅读:

  中华民俗植物考:艾蒿和菖蒲

  中华民俗植物考:柳 (Chinese Weeping Willow)

相关新闻